2020年6月30日 星期二

往灣洲 大洲肚

位於「往灣洲 / 旺灣洲」西北岸的「大洲肚」,於1904年的舊地圖已可見其所在,同時在「往灣洲」還可見「東灣」和「往灣」共三條村落。

回說「大洲肚」的「」為示位名稱,即村位於「」之位置。今地圖用「大洲渡」應為錯名,皆因當地並無古渡。

關於此村的規模,據1911年的人口普查得知,當年共有46名村民  (註1),其實為一中型村落,比只得6人的「往灣 / 旺灣」更大。另,「文匯報」2002年有篇文章  (註2)記載「大洲肚」舊日住有「」姓一家人,自六十年代中已完全荒廢。可知此村已荒廢達六十年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自七十年代已很出名的「滿地金錢」,昔年土著及水面人均稱此地原有土名為「白銀錢」,是故在旁「往灣北頂」另有名字為「白銀錢頂」。其實,至六十年代才開始有遠足人士稱「白銀錢」為「滿地金錢」。


因如一個又一個「銅錢」的花紋,故稱「白銀錢」或「滿地金錢」:


過「白銀錢 / 滿地金錢」後,一轉彎便進入「大洲肚」所在的海灣:


古村「大洲肚」便是深藏於這外貌不揚的海灣內:


要想找到荒廢六十年以上的「大洲肚」古村,必先穿過叢林,進入灣內的荒廢耕地:


此廢田在地圖上呈「Y」形,「Y」字左上角的臂較短,耕地較小 (見下圖):
(P.S. 返家再查看1957年的地圖,見此「Y」左上角林中可能還藏有一屋…)



「Y」字右上角的臂較長,耕地修長形 (下圖)。舊有地圖示谷中有小徑可通至「東灣」及「東灣」村:


大洲肚」村屋呢?原來位於「Y」字兩臂之間的「丫叉位」,稍高於耕地的小丘上,今外表上只能樹木滿佈:


於樹叢稍疏落之處鑽入,已可見地上有磚石:


上一級,踏上小丘上,見一石砌遺址:


回望,隱約可見石砌圍成(長)方形:


再向東行,「薇金菊」為患,一於剪過它入內看看:


終見到「大洲肚」村屋一角﹗太開心了﹗


牆是用石塊覆以青灰而築成:


村屋另一角,百年古村仍有牆可見,太感動了﹗


向北行,見有列矮牆:




附近一圓形石砌構造,井? 但又太細…


再往北探入,有一較完整的廢屋牆基:(今地圖顯示「大洲肚」應有6間屋)


無時間,要走了…開始在廢屋的後面 (東側)穿過。下為東側穿過時回望廢屋:


村屋一角,是甚麼?


下圖可見整間屋的範圍:


這是最初鑽入「薇金菊」後見的第一間屋的背面 (東側),見村落常見的栽種植物「虎尾蘭」,估不到荒廢近六十年後仍可存延於此:


牆角處生長的「虎尾蘭」:


近山邊 (東邊)還有另一廢屋的牆基:


依依不捨下要離開了,要追回綑邊的行友。希望來日再深入探訪其村徑和發掘還有沒有遺留村屋。下圖為返回「大洲肚」的海灣: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註1:從「Report on the census of the colony for 1911」,即1911年人口普查可見「往灣洲」記載有「往灣 / 旺灣」和「大洲肚」兩條村:

Village
Males
Females
Total
Wong Wan
3
3
6
Tai Chau To
22
24
46

註2:見於2002年2月5日的「文匯報」,標題為「地名誌:大洲肚與白銀錢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