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經是第二次到訪。第一次是九幾年,當年「廸士尼」未建,「竹篙灣」船廠就快清拆。而往扒頭鼓的小徑較密,村亦覆蓋較嚴重,要蹲下而行。今去到扒頭鼓處則較開揚:
路現穿過第一間屋而出:
屋旁(北)有一口古井:
稍遠處回望第一間屋 (牆乪處),小徑在圖中央上面而出 (可見竹枝上有路標):
上圖往左稍稍鑽進林中,仍有一屋。若再往左深入,地圖顯示應仍有屋,但已被莽林覆蓋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資料一:
2002年「梁煦華」所著「穿村」中有一篇「扒頭鼓村已淪為鬼域」,述及一些該村的歷史,節錄如下:
「…根據土著和水面人的慣稱,凡凸起的、渾圓的,如鼓狀的皆稱為「鼓」,如…扒頭鼓…
…(扒頭鼓村)為一八九八年前己經存在的原居民村。中日戰爭期間及稍前,扒頭鼓村衹有兩戶陳姓居民,以耕種及捕魚為生,對外交通以水路為主,自備小艇往返馬灣島,並以馬灣島為地區中心。…
根據九十年代間扒頭鼓及竹篙灣村村代表胡記福先生稱,原在日本侵佔香港前,居於扒頭鼓的兩戶陳姓村民已於戰後移居星加坡,但仍有部分後人現壁於馬灣島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